查看原文
其他

我之前做房地产的,可以转型新能源吗?

清河腐竹 清河三思
2024-08-26


熟悉的朋友可能知道,我作为一枚不动产金融领域的老HR,最近在为甲方服务,协助他们开发系列培训课程,所以需要不时帮他们发发课程的宣传广告。广告很硬,大家忍一下。



一期课程的主题是新能源,已经于6月底在北京顺利举办,课程品质不错,学员反响热烈;甚至一些讲师授课之后,也主动要求留下旁听其他课程。



二期课程,会是AB两个班,一个新能源,一个消费类,9月8日在上海开班;学员只能选择一个班报名,但其实也可以视同买了一张通票,如果有空座,去隔壁班串一下也是可以的。主打的就是一个任性。



〇、没你想象那么难



这一篇,我想从事后复盘的角度,分享下设计新能源一期课程的心得想法,简单聊聊课程是如何设计的,老师阵容是如何排布的,学员是如何挑选的,长尾是如何埋设的。



很多人认为,新能源非常陌生甚至遥不可及,我却认为,从不动产投融资领域向新能源基础设施投融资领域切入,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从一期班的效果来看,还挺不错。



你不是抛弃了旧赛道,而是掌握了新技能,接触了新机遇,给自己争取了更多的可能性。



游泳健身你还需要了解一下呢,更何况业务方向。设计这个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努力打破跨行业的信息茧房,助力企业和个人的转型,帮助你快速理解行业精要,希望可以帮助找到正确答案,或者排除错误答案。



找不到方向时,别怕,走两步试试。



一、主题设置需要取舍



培训是由清洁能源REITs而起,但如果只是聚焦REITs申报相关,又感觉比较单薄,毕竟目前上市的只有三支半,所以最后决定从投融资角度切入。



这个课程的目标客群,应该是两类,一类是产业端,不同的新能源企业,或者希望转型新能源的企业;一类是投资端,希望快速深度理解这个行业的逻辑,以提升自己涉及新能源资产的投资或者金融服务。具体到人,希望学员是管理层、部门总、团队长或者业务骨干。



我一直讲,REITs只是武器,有些企业把它用成了工具,有些企业却可以把它用成神器;但无论如何,产融结合导向下的投融资,可能才是支撑这个行业全局有效运作的经脉所在。在产业语境下看(包含REITs在内的)一揽子金融工具箱,才可能快速深化对一个行业的理解。



二、课程筹划是反复打磨的过程



课程筹备是需要行业理解的,快速获得这些知识的途径,除了和行业访谈之外,至少还有两个渠道:一个是行业研讨会,一个是公益课。



行业研讨会是闭门会,既是学术研究导向的,也是实务操作导向的,会邀请政策层和主要参与机构,针对行业发展阶段性的重点问题进行研讨,在建言献策供政策层面参考的同时,也可以掌握第一手的行业动态,理解行业发展的普遍痛点难点。



公益课是公开会议,线上直播/录播/线下都有,通常是邀请4-5位行业专家,每人20-30分钟,一方面是看老师们在讲课时候的效果,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后台统计数据,看不同议题在观众中的反应效果,帮着我们进一步修改完善议题设置。



闭门会和公益课,是协助提高课程质量工具,与课程并非一一对应,这些会议本身就会产出优质内容,并衍生出其他产品。但如果善加利用和挖掘,就可以起到一鱼多吃的叠加效果。



三、老师需要听得见枪炮声



有了课程提纲之后,就需要找到最适合的老师。在这个环节,尽量避免“大领导情节”,觉得一定是某个机构的一二把手才能把业务将深讲透。如果是EMBA班学企业管理,这个逻辑勉强可以;但对于我们这种立足于在短期快速强化行业理解和厘清实操难点的投融资课程,一定要找听得到一线炮声的实战型老师,贴近实战又不能太基层,需要一定的高度和视野。



课程分为三部分,政策篇、业务篇、案例篇。



政策篇。请了发改委能源所、电规院的老师,只有熟悉新能源这个行业的人才会知道,他们对这个行业发展和监管的重要性,以及对于一些政策制定环节的参与深度。



业务篇。请了中咨的老师,重点是申报审核要点;请了兼具交易所和公募基金工作经验的复合型专家,讲交易所申报审核要点和申报者角度的注意事项;请了有近20年能源企业法律服务经验的司律师,讲新能源投融资和交易中各种容易踩得坑,以及风险防范要点。



案例篇。请了京能、深能、国电投、华能等四家代表性新能源企业的老师,从实操案例解析的角度进行讲解,既包括REITs复盘和实战秘辛,也包括多层次REITs,甚至包括一般项目的投资测算和并购尽调要点。



四、学员挑选务求产融结合



设计时的目标是产业和资本背景的学员各占一半;课程实施时呈现的结果,基本符合计划。



产业端:



学员们背景比较多元化,以政府和行业监管部门、电力央企的新能源板块、地方国资和城投平台转型的清洁能源企业为主。值得重点提一下的,还有两类。



一类是新势力为代表的新能源企业。比如宁德时代电服、蔚来汽车、国电投旗下的启源芯动力、星星充电、秦云基础等等,和传统的风光水电清洁能源不同,他们所代表的,是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储能等更新的赛道。行业新老玩家齐聚一堂、思维碰撞,非常有意思。



一类是转型新能源行业的地产投资机构。以某知名地产基金管理人为例,疫情期间决定转型,快速和央企构建了合作架构,30亿元的新能源一期基金两个月就募集齐了,快速转身,从新出发。另外是某做特殊机会起家的资管机构,除了与电力央企合作了首批新能源项目之外,最近也启动了自己的REITs二级市场投资基金。



金融端:



新能源在目前市场上为数不多确定性比较强且与基础设施投融资贴合程度比较高的资产类别,获得了金融机构/投资机构普遍的高度重视。



这一投资趋势,在新能源一期班的学员上也有所体现。学员里,既有国寿、泰康、太平、财信等保险机构,也有鹏华、英大、中金、华泰、中联等金融服务机构,还有ESR、CPE、EBA等不动产私募基金和资产管理机构,甚至还有来自三井物产的学员远道从香港赶过来。



五、没有结业的持续学习



设计课程的初心,是为有志于从事新能源相关投融资业务的学员,提供实战导向的专家老师、系统深度的行业理解、基于实操的风控意识、产融结合的社交网络,协助学员快速掌握行业逻辑与要害,安全稳健有效地进行投融资操作。对于企业或者个人的转型,这个课程类似于demo和tour。



学习是最靠谱的投资。现在社会很浮躁,很多碎片化的东西,花三天时间深入钻研一个行业或者资产类别,增强自己的竞争优势并长期获益,结交一些比较同频的行业骨干力量朋友圈,值得。



这不是单向输出。印象比较深的,是一期班随机抽取了四位学员代表,讲述自己所在机构对于新能源投资的看法。说句实话,单单只是这四位学员,拿出去放在任何一个行业论坛上做个圆桌讨论,也是亮点十足。


泰康是国内基础设施领域(含REITs)的头部投资机构,

青岛城投新能源是国内城投平台领域新能源赛道的头部玩家,

秦云基础是秦淮数据创始人在新型基础设施赛道的再出发,

启源芯动力是重卡换电领域头部玩家,投资人阵容非常耀眼。


没有结业的概念。授课虽然结束了,但学员交流和持续学习会一直继续,我们也会创造条件让各期的学员都相互认识和熟悉,活跃的产融网络才能创造出更多价值。比如,每一期的课程设置都会优化调整,及时增加一些反映市场趋势变化的角度和内容,一期班学员如果有兴趣,也可以申请旁听二期课程,参与二期班的交流互动



9月8日,上海有约。



我不一定在,但我为甲方设计的课程肯定在;希望会在,机会也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清河三思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